自年初以来,土地市场呈现新的景象。曾经熙熙攘攘的一二线热点城市土地交易,如今虽依然活跃,但热度有所减退。与节日前的火爆氛围相比,各大热点城市的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回落,传递出市场逐渐趋于平稳的信号。
在严格的政策调控下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高溢价地块的诞生概率将远不及去年。从克而瑞的统计数据中,我们可以看到土地供应面积显著下滑,一、二线城市的跌幅尤为明显。尤其是北京、南京、郑州和广州等城市,土地平均溢价率显著下降。
近日,北京房山良乡镇的两宗地块出让情况为例,溢价率并未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。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临港和石家庄的土地交易中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,这些现象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在于政策层面对于房企资金的严格监管。随着越来越多的限制条件出台,今年的土地市场预计将逐渐平稳,地王数量和溢价率都将有所下降。
尽管整体土地市场在近一两个月有所降温,但大型房企对于土地投资的热情并未减退。数据显示,包括万科、保利在内的大型房企,在1月份的拿地金额依然十分可观。在市场增长放缓的周期中,这些企业开始将视线转向中部城市,如长沙和柳州,这些城市的土地交易仍然火热,甚至出现高溢价成交的情况。
当前的土地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由政策引导的结构性调整。在严格的政策约束下,热点城市的土地交易逐渐趋于平稳,而部分非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则展现出新的活力。大型房企依然保持着强劲的资金实力,他们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,这也预示着未来的土地市场将呈现出新的格局。(完)